暮色将至,京城南门马蹄声起。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一列马车徐徐驶向宫门,帘幕后人披玄青衣,衣纹整肃,神情冷峻如刃。
陆辰川归京的调令传来不过十日,京中已然暗潮浮动。
“督案使回京,掌刑府案牍主断之职”,看似例调,实则抽刀断脉。
刑府废弛三年,案牍堆积如山;而讲律院乘势而起,声势日隆。
朝中猜议声四起,东宫萧子行此番亲下调令,只为将一把利刃横插于讲刑之间,以一制二,既肃刑府之弊,亦敛讲律院之势。
而陆辰川,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出身讲律院,曾任职刑部、转于大理寺,又在数地巡讲重案,断案无数、笔落如刀,从不留情面,亦从不改笔。
坊间皆道,此人笔落即断,人称——陆一断。
他坐于车内,望着渐近的宫城,不动声色。
谁都不知,他此次归京,第一件事,不是往东宫谢调,而是在刑府复审案库中,遇见自己五年前的一纸旧笔。
那一笔,他以为早已成尘。
那一案,他以为再无回响。
那一日,卷上旧印犹在,页边却添了一句批注:“建议再审。”
签署处,是她的名字。
——沈蕙笙。
这么多年过去了,卷上陈字未褪,新字却比当年更利了。
他的心口蓦然像被割了一下,刀锋极细,细到没有血,只余钝钝的痛,藏在骨子里。
沈修言的“缓流徙案”,始终是他与她绕不过去的坎。
五年前,他时任此案主断,曾据案中“供证不明”之语,落笔“疑罪从轻”,上呈刑部归档。
今卷又归于他手,乃为讲律院前月提出再审建议,又重归入刑府复核案库所致。
他不知记忆中的女子音容笑貌是否有改,可他知,如今这纸签识能送案入库,足见她的讲案之权,已非昔比。
她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求他的柔弱女子了。
他望着窗外缓缓而过的宫垣朱瓦,指节缓缓收紧,像是在试图握住什么,可手中却无一物,终究空落。
他不意外——以她的心性,能走到今日,绝非偶然。
可也正因如此,才让他心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隐隐钝着。
当年,她在堂下跪着求他,泪水浸湿衣裳却不肯低头;他看似冷静断案,却清楚记得她在哭晕前,那句低声咬出的——“求你”。
那时,他给不了她一个回应。
如今,她不必再求了。
一纸签识,已能让刑府案库为她开卷,让他不得不,执笔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