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六零:从废品站走出的军工大佬 > 第八章 垫片烫手,人心更烫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发现,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我脑海中的迷雾。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旧时代的设计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只是被更先进、更标准化的流程所掩盖。

而当标准化的路被堵死时,这些被遗忘的智慧,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第二天,新规程的红头文件正式下发,车间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厂部要求所有锻锤统一更换新式橡胶缓冲垫片,以提高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

命令是好命令,可执行起来却要了命。

物资科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得到的回复永远是那一句冷冰冰的官样文章:“全国橡胶资源紧张,优先保障军工生产,民用配件采购……无限期推迟。”

“无限期”三个字,像三座大山压在每个锻工的心头。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退回到使用老式硬连接锻锤的时代。

不过短短一个上午,车间里就重新响起了那种震耳欲聋、毫无缓冲的金属撞击声,伴随着的是工人们压抑不住的咒骂和一双双被震得发麻红肿的手。

陈大山师傅脸色铁青,一锤下去,半个车间都在跟着颤抖,飞溅的铁星子仿佛都带着怒火。

怨气在发酵,效率在暴跌。

我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革新受阻,更是一场对士气的毁灭性打击。

不能再等了。

当天晚上,我借口加班,一个人溜进了北区的废品站。

那里堆放着几年前消防队淘汰下来的几十盘报废水带,蒙着厚厚的灰尘,像一条条死去的巨蟒。

我记得很清楚,这种老式水带为了耐高压,内里有一层极厚的优质橡胶。

这在别人眼里是垃圾,在我眼中却是金矿。

刺骨的寒风卷着铁锈味,我借着微弱的月光,用一把钳工刀费力地割开水带。

果然,剥开外面那层肮脏的帆布,里面是厚实而富有弹性的黑色橡胶层。

我连夜将这些水带拖回车间角落,用碱水和刷子一遍遍清洗,直到露出橡胶本身的光泽。

切割、打磨、测量,我严格按照新垫片的标准尺寸,将它们裁切成一片片圆形的毛坯。

最关键的一步是硫化。

没有专业的硫化炉,我就打起了锻工班那台退火炉的主意。

老师傅们收工后,炉膛里还有几百度的高温余热,足够我用了。

我用铁丝做了个简易支架,将裁好的橡胶片悬挂在炉膛中央。

这是一场豪赌,温度和时间,差一分一秒,这片橡胶要么是生胶疙瘩,要么就是一撮焦炭。

第一批五十片垫片在我彻夜不眠的守护下终于出炉。

第二天一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将它们捧到了正在喝着粗茶的陈大山面前。

老头子拿起一片,放在手里反复掂量,用粗糙的指甲掐了掐,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

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变得无比凝重:“你这是拿自己的命,还有兄弟们的命在赌啊!这玩意儿要是硫化不均匀,受力时突然崩裂,飞出去的锤头能把人的脑袋削掉!”

我没有辩解,只是平静地回答:“陈师傅,所以我给每一片都打了编号,并且在送来之前,用台钳和三百公斤的配重块做过静态压力测试。硫化过程,我用热电偶测温,保证了三百度的恒温环境持续两小时,误差不超过半分钟。”

陈大山死死地盯着我,良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小子,你有种。”

就在我以为初步成功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李春花大姐不知从哪听说了我的事,午休时悄悄把我拉到食堂后厨。

她指着一堆正在清理的猪下水,压低声音说:“小林,我听食堂的老人说,以前自行车内胎破了补不上,就用这玩意儿晾干了当补丁,弹性好着哩。”

她手里拿着的,是几根被刮洗得干干净净的猪肠衣。

我瞬间眼前一亮!

橡胶的韧性来自于其高分子链结构,而动物的肠衣富含胶原蛋白,经过特殊处理后,其纤维结构的韧性甚至可能超越橡胶!

更重要的是,这个材料的来源在当下这个环境里,堪称“政治正确”——废物利用,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简直是天赐的灵感!

我立刻向李大姐要了一批最新鲜的肠衣。

她发动了食堂所有的姐妹,不到半天就给我凑了一大桶。

清洗、浸泡、风干、压制……经过一系列土法处理,第一块生物复合垫片的原型在我手中诞生了。

它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琥珀色,韧性惊人,用钳子都很难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