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六零:从废品站走出的军工大佬 > 第九十八章 谁动了我的夜校课表

人潮在夜色中涌动,像一股压抑已久的暗流,朝着那间破旧教室汇聚。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嘈杂的交谈声、自行车清脆的铃铛声、偶尔夹杂的几声咳嗽,共同谱写出一曲奇异的交响。

我敏锐地捕捉到这股暗流之下的兴奋与渴望,那是一种对知识最原始的渴求,足以冲垮任何堤坝。

我的目光穿过拥挤的人群,精准地锁定了窗边那两个格格不入的身影。

他们坐姿笔挺,与周围工人们的松弛形成鲜明对比。

那身崭新的干部服,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刺眼的光,更别提他们膝上那个方方正正的黑色公文包,像一块界碑,清晰地将他们与这间教室里的所有人划分开来。

“哥,情况不对。”赵卫东像只狸猫,悄无声息地凑到我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紧张,“我刚去门卫老张那儿探了探口风,他说这两人是厂办教育组派来的,叫什么……‘教学督导’。”

我心里猛地一沉。

教学督导?

这四个字像淬了毒的钢针,狠狠扎进我的神经。

他们终于还是来了,不是冲着我上次技术比武的风头,而是直接对准了这片刚刚萌芽的阵地。

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次漂亮的测试胜利,最多只能让某些领导脸上无光。

但知识的传播,尤其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其威力却截然不同。

它能唤醒一颗颗沉睡的、被机械劳动麻痹的大脑,让他们开始思考,开始质疑,开始渴望改变。

这,才是当权者最恐惧的东西。

教室内,苏晚晴已经开始了。

她清亮的声音穿透了闷热的空气,黑板上,复杂的电路图在她手中变得条理分明。

“……传统的估算法在面对多变的生产任务时,误差较大,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引发设备故障。今天我们重点探讨的‘动态补偿法’,核心就是……”

教室里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死死盯着黑板,连平日里最爱打瞌睡的老油条都瞪圆了眼,生怕漏掉一个字。

这就是苏晚晴的魅力,她能把枯燥的理论讲得像探案故事一样引人入胜。

就在气氛最热烈的时候,一声不和谐的咳嗽打破了沉寂。

那个戴眼镜的“督导”缓缓站起身,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冰冷的光。

他推了推眼镜,用一种审问的口吻发问:“苏技术员,请允许我打断一下。你刚才提到的‘动态补偿法’,据我所知,并不在总公司下发的《一线电工培训大纲》之内。请问,你讲解这些内容,有没有经过上级审定?”

空气瞬间凝固。

所有人的目光都从黑板转向了他,又从他转向了苏晚晴。

苏晚晴握着粉笔的手指紧了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

“这位领导,我只是在原有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厂里设备老化、生产任务多变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更贴合实践的延伸讲解。”

“延伸?”对方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声音不大,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技术员的职责是执行规范,不是创造规范。你所谓的‘实际’,不能脱离大纲的指导原则。我看这件事性质很严肃,这样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思想方向的正确性,从下周起,职工夜校所有课程内容,必须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提交到教育组进行审批。审核通过后,方可授课。”

“哗——”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嗡嗡的议论声像被捅了的马蜂窝,愤怒、不解、担忧,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这哪里是保证教学质量?

这分明是要把夜校变成一个思想审查所!

提前三天审批?

以那些官僚的办事效率和技术水平,等他们审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更别提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批!

苏晚晴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了。

她知道,在这样的场合和这样的人争辩,毫无意义。

那一晚的课,后半段上得索然无味。

先前热烈的气氛荡然无存,只剩下压抑和沉闷。

散场后,人群默默地散去,我看到苏晚晴独自一人站在走廊里,紧紧攥着那叠写满了公式和图表的讲义,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路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单。

我走过去,她抬起头,脸色在灯光下有些苍白,眼神里却透着一股洞穿一切的清明。

“他们根本不是反对我讲课,”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他们是怕我们讲得太明白,怕工人们把脑子里的灯都点亮了。”

当晚十点,工具房。

我和赵卫东、李卫东再次碰头。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和铁锈的味道,一如我们此刻的心情。

“刚收到正式通知,”李卫东垂着头,声音嘶哑,“教育组以‘教学内容超纲,缺乏组织纪律性’为由,暂停了苏工的授课资格,要求她进行‘深刻反思’。”

“我去他m深刻反思!”赵卫东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扳手叮当作响,“超什么纲?苏工连一个公式都没写错!这帮孙子就是嫉妒,就是怕!”

我没有说话,目光死死盯着桌上那张被画得乱七八糟的课程表。

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陡然闪过,像一道击穿黑夜的闪电。

我想起来了。

上周备课时,我特意建议苏晚晴,在讲解常规理论时,有意无意地穿插了几个看似不相关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