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六零:从废品站走出的军工大佬 > 第六章焊花没落地,账本先红了

锅炉房的余温尚存,铁锤敲击的回响仿佛还未散尽,但我心中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那所谓的“钧锤”被认可,不过是把双刃剑,割开了眼前的困境,也引来了更深处的窥伺。

我脑海里反复回放着昨夜的画面——车间主任老赵,那个总是笑眯眯却眼含精光的男人,特意绕到我们废料组,看似随意地翻了翻台账,临走时那一眼,穿透了昏暗的灯光,精准地落在我身上,像是在审视一件即将被估价的货物。

我清楚,危险已经嗅到了血腥味。

八级工陈大山的订单是诱饵,也是警钟。

我必须立刻行动,将这条刚刚萌芽的“生产线”,彻底伪装成一次无伤大雅的“个人帮工”。

一个无法被追溯、无法被量化的价值闭环,才是我唯一的生路。

夜色更深,我借着巡逻手电的余光,在煤渣堆旁的空地上蹲下身,用一块捡来的粉笔,飞快地勾勒出一张草图。

这不是设计图,而是一张生存网。

核心是我,林钧。

向外辐射的第一环,是锻工班。

他们需要更耐用的工具,我能提供。

作为交换,他们要为我提供废旧的弹簧钢——那是制造锤头关键材料的来源,同时,我需要他们默许我在夜间使用锻工班下班后闲置的电源。

第二环,运输队。

刘瘸子他们那帮人,平板车、手推车三天两头出毛病,焊接需求极大。

我用我的焊接技术,换取他们帮我转运“零件”,并提供隐蔽的存放地点。

第三环,食堂。

李春花大姐她们的餐车、炉灶,常年失修,后勤科的人总爱答不理。

我提供优先维修服务,她们则需要为我和我的“帮手”提供额外的口粮,保证我们的体力。

锻工班的废料,流向我这里;我加工的半成品,由运输队隐藏并转运;食堂的食物,补充我们的消耗。

每一个环节都是服务与资源的置换,没有一分钱的交易,没有一张纸的记录。

当这个闭环彻底形成,就算老赵把账本翻烂,也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

他只会看到,林钧这个学徒,今天帮锻工班修了工具,明天帮运输队焊了车架,是个乐于助人的“老好人”罢了。

粉笔在粗糙的地面上划下最后一笔,一个完美的闭环形成。

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粉尘,夜风吹过,将那张关乎生死的“资源服务置换图”吹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清晨,我没等陈大山来找我,就主动拎着那把凝聚了我所有心血的新锤,走进了锻工班。

热浪扑面而来,工人们的吆喝声和锤打声震耳欲聋。

“师傅!”我穿过人群,将锤子递到正在擦汗的陈大山面前,“这把给您试试,就当是徒弟孝敬您的,不收钱。”

陈大山粗糙的大手接过了锤子,掂了掂,眉头却皱了起来:“无功不受禄,我陈大山不是占小辈便宜的人。”他是个老派的工人,有自己的原则和骄傲。

我早料到他会这么说,立刻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憨笑:“师傅您看您说的,我哪敢让您白拿。您要是过意不去,就随便给我点废料抵了——就是昨天那批断了柄的锤头,我看里面有些弹簧钢还不错,反正也是要回炉的,给我练练手正好。”

这话一出,既给了他台阶,又点明了我的真实目的。

陈大山最终,他点了点头,对着旁边一个年轻徒弟喊道:“去,把库房里那几根断掉的锤杆子给小林拿过来。”

很快,三根带着残破锤头的锤杆被送了过来。

我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蹲下身,熟练地拆解起来。

我先是用从刘瘸子那借来的游标卡尺,仔细测量了锤头断裂处残余钢材的硬度数值,嘴里还念念有词地报着数。

接着,我拿起一块钢料,走到砂轮机旁,火星四溅中,迅速磨出一个光滑的金相面。

在刺眼的灯光下,我眯着眼,借着光线的反射角度,粗略判断着内部的晶粒状态。

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专业得根本不像一个刚来不久的学徒。

周围围观的工人们开始窃窃私语:“嘿,这小子可以啊,还懂热处理?”“看那架势,比咱们车间的技术员还像那么回事。”

陈大山一直冷眼旁观,一言不发,但那紧锁的眉头却在不知不觉中舒展开来。

他心中的疑虑消减了大半。

如果我真的懂这些门道,那昨天那把锤子就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真正的技术。

如此一来,用几块废料换一把好锤,这笔买卖,他赚大了。

搞定了锻工班,我立刻找到了刘瘸子。

他正靠在报废的解放卡车旁抽着闷烟,一条腿不自然地蜷着。

我把一张画着几个简单零件尺寸的图纸递给他:“刘哥,以后活儿来了。”

刘瘸子接过图纸,眼神一亮。

我压低声音,快速说道:“以后咱们得有暗语。要是有紧急的焊接活儿,就说‘补锅’。要是需要我晚上过去用电,就说‘换炭’。”

他咧嘴一笑,露出焦黄的牙齿:“行,都听你的。”

为了避人耳目,所有切割好的斜楔块和其他半成品,都分批藏在了运输队场院角落里一辆报废的平板车底架内。

那里杂草丛生,铁锈满地,是天然的伪装。

每次转运,都由刘瘸子亲自押车,用一堆破烂铁皮盖在上面。

有一次交接,我刚把一批加工好的楔块塞进车底,远处就晃悠悠地走来一个巡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