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叮嘱完母亲翻动桐籽,便起身去隔壁李婶家借焙笼。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林知夏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院里传来 “哗啦哗啦” 的筛米声。
混着李婶标志性的大嗓门,正跟院角的老母鸡搭话。
“你这老货,再偷偷啄米糠我就把你下的蛋都从窝里掏出来!一个都不让你孵!”
林知夏闻言忍不住笑了,抬手轻叩那扇掉漆的木门。
“李婶,在家呢?”
“哎哟!是知夏啊!”
院里的筛米声猛地停了。
李婶系着靛蓝围裙,手里还攥着竹筛子,快步从晒着谷子的院子里跑过来。
她额头渗着细汗,先把知夏往院里拉。
另一只手不忘在围裙上擦了擦,又顺手拍掉知夏肩上沾的树叶。
“快进来,刚炒出来的米花还在灶上放着,我给你倒一碗!可香了!”
这些炒出来的米花都是用往年的旧米炒出来的,有些旧米煮着吃味道不好,炒了用来泡着汤吃,不仅顶饱,口感也更加好吃。
林知夏被李婶拉着胳膊,鼻尖绕着院里的米香,心里先暖了半截。
“不用了李婶,我是来跟您借样东西的。”
“你要借啥?”
李婶子进屋的脚步一顿,停下来听林知夏说话。
“婶子,您家那竹焙笼,能不能借我用用?最近天气反复,我怕晒在外面的东西晒不干,存久了长霉。”
“焙笼啊?”
李婶一听,突然拍了下大腿,脸上露出点歉意,嗓门却还是亮堂。
“你要来借这个可真不巧!
前儿个我娘家兄弟来,说他家柿饼收多了,炕房里的焙笼不够用,硬把我家这个扛走了!
说要烘完最后一茬柿饼才送回来,这都三天了,也没见个人影!”
她说着,还伸手往堂屋角落指了指,那里空荡荡的,只剩个垫焙笼的旧草席。
“你说这浑小子,早不借晚不借,偏赶在你家要用的时候来借!”
李婶是个急性子,平时对谁都掏心掏肺。
这会儿林知夏来借焙笼她没有,真有些着急上火了。
林知夏心里那点期待落了地,略感失望,但看着李婶急得直皱眉的样子,忙笑着宽慰。
“没事的李婶,也不是多急,我再去别家问问就成。”
“那哪儿成啊!你刚来这里也没个熟人。”
李婶一听就不依了,拉着知夏的手更紧了些,说着就要带着林知夏出门。
“我想想啊……
对了!村口王大娘前阵子不是让她儿子编了个新焙笼吗?她家里就种了半亩地,焙笼指定闲着!
你等着,我跟你一块儿去!她那人好说话,我去说准成!”
李婶说着就要解围裙。
林知夏连忙拉住她,“不用不用李婶,您还筛着米呢,我自己去就行,要是借不着再回来跟您说。”
“那你可得记着!”
李婶还是不放心,又叮嘱道。
“要是王大娘那儿没有,你就赶紧回来!我让你李叔去镇上他表兄家借,他家是做竹器的,肯定有富余的!可别自己瞎跑冤枉路!”
林知夏点点头,心里的失望早被李婶的热乎劲儿冲散了,笑着应道。
“知道啦!李婶。”
身后还传来李婶的声音,“借着了回来跟我说一声啊!炒米我给你留半碗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