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卫,千户府邸。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府门之上,原先的徽记已被刮去,新换上了一块漆黑的门匾,遒劲的‘李府’两字烙印其上,宣告着此地新的归属。
安和堂,三进院落,穿过外院两侧廊道,直抵中庭内堂。
堂内空间阔大,分作正厅及左右侧厅,皆以雕花屏风巧妙相隔,既分主次,又通声息。
李煜独坐于主厅的八仙桌前,等候午食布菜。
偌大的桌子,只他一道挺拔身影,衬得这厅堂愈发空旷。
侍女们排成一列,步履轻盈,依次端着托盘鱼贯而入。
很快,李煜面前的桌案上便被摆上了餐食。
一碗黄澄澄的黍米饭,一盘在这城中极为难得的清炒白菜,盘边精心码放着十数片切得飞薄的光亮腊肉。
另有一碗酱菜汤,汤面堪堪浮着三两滴诱人的油星。
这一菜一汤,已是如今这卫城里,能端上台面的丰盛一餐。
若想再奢侈些,就只能杀鸡宰驴。
再不然,就得派人去城外田野寻觅点儿野菜,才能勉强添上一丝新绿。
府中地窖里,还有两筐杂菜和番薯,是城内为数不多的菜品。
而腊肉和鸡卵,则因着以一城之物供养一府的缘故,供应还算得上稳定。
也正因如此,李煜麾下的精悍家丁,总算还能比别人多吃上几口肉,待遇反倒比昔日更好上三分。
‘城主’李煜的饭桌尚且如此。
城中百姓的碗里,便只剩下一碗黍米粥,配着少许黑黝黝的酱菜可用。
也就是这酱菜,因没了粗盐的苦涩,在百姓口中已是难得的‘美味’。
这是他们补充盐分,维持气力的主要途径。
他们不由得对心善的李大人感恩戴德。
毕竟,在尸乱席卷之前,他们所食之物,其实还远不如现在。
头顶有片瓦遮身,腹中有食果腹不饥。
这便胜却往昔之苦难繁多。
放在太平时节,除了家中出力的男丁能保证一日两餐,妇孺老弱,大多时候一日只敢用一餐,仅仅是吊着一口命罢了。
这恩情,各家各户那些总是忍饥挨饿的妇孺老弱,才最是铭记于心。
所谓忠诚,大抵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中,才最容易被催生、被滋养,而后茁壮成长。
当上下阶层的利益,在活下去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上趋于一致时,他们对李煜的遵从,才是真正发自肺腑,不掺杂质。
......
李煜坐直身子,目光平静地扫过左右偏厅。
见侍女们布好碗筷,所有人都已入座,他这才拿起筷著。
“菜上齐了,那便入座动筷吧。”清淡的声音传遍堂屋。
左侧厅,隔着一道山水屏风,李云舒和赵贞儿围坐静待,双手拢在袖中。
听到李煜的声音,她们才有了新的动作。
举止端庄,小口咀嚼。
不言不语,不生异响。
这食礼,是她们自小便被教导、早已刻入骨子里的本能。
右侧厅,芸香最后一个从后厨入堂,她轻手轻脚地拉上屏风,与夏清、素秋等侍女围坐在一桌,动作同样如此规整有序。
至于府上留守的几个家丁,则是在隔壁归朴院里,和他们分批抵达卫城的家眷一起用食。
李氏家丁的家眷,大概要分三次,才会全部迁入卫城。
原因无他,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明天和意外,李煜自己也说不好哪一个会先到。
......
一时间,偌大的内堂除了筷子与碗沿偶尔的轻微碰撞声,以及微不可察的咀嚼声,便无半点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