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仙界当倒爷 > 第三十七章:清虚子的求助与丹方改良

仙界云岚宗的丹堂坐落在宗门后山的“药香谷”中,谷内常年弥漫着浓郁的药草气息,成片的灵植顺着山势生长,翠绿的枝叶间点缀着各色灵花,微风一吹,药香便随着气流在谷中流转,吸入一口都能让人精神振奋。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丹堂是一座双层的木质建筑,屋顶覆盖着青色的琉璃瓦,屋檐下悬挂着一排排铜铃,每当有修士经过,铜铃便会发出清脆的“叮铃”声,与丹炉中传来的“咕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炼丹氛围。

此刻,丹堂内的清虚子正愁眉苦脸地站在炼丹炉前。他穿着一身灰色的炼丹师长袍,袍子上沾了些许药粉,头发也因为连日的忙碌而显得有些凌乱。身前的三足炼丹炉是用“离火石”打造而成,炉身雕刻着复杂的火焰纹路,炉口正冒着淡淡的白色烟雾,烟雾中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焦糊味——显然,又一次炼丹失败了。

清虚子伸手从炉中取出一粒丹药,这颗“聚气丹”表面坑坑洼洼,颜色暗沉,只有微弱的灵力波动从丹药内部散发出来,连最基本的“中品”标准都达不到。他叹了口气,将丹药放在桌上的白瓷盘里——盘中已经整齐地摆放着十几粒类似的失败丹药,有的开裂,有的变形,还有的甚至粘连在一起,根本无法使用。

“唉,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清虚子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眉头紧锁。这“聚气丹”是他专门为宗门炼气期弟子研发的丹药,主要由“聚气草”“灵叶”和“凝露”三种药材炼制而成,能快速补充修士体内的灵力,缩短修炼时间。若是能成功量产,不仅能提升宗门弟子的修炼速度,还能为云岚宗带来可观的收益。可他连续尝试了十几次,成丹率始终不到30%,而且丹药品质极不稳定,有的灵力浓郁堪比上品,有的却几乎没有效果,完全达不到量产的标准。

他再次拿起丹方,仔细核对上面的药材配比和炼制步骤——聚气草三份、灵叶两份、凝露一份,丹火温度控制在“中火”,炼制时间一个时辰。步骤和配比都没有问题,可为什么每次加热到中途,炉内的药液都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清澈的液体,下层是浑浊的沉淀物,无论他怎么调整丹火,都无法让两者彻底融合,最终只能导致炼丹失败。

就在清虚子一筹莫展之际,他的目光落在了桌角的一套玻璃仪器上——这是李荣涛之前送来的,包括烧杯、量筒、温度计等工具。之前他用这些玻璃仪器精确测量药材用量,解决了炼丹时药材配比不准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基础丹药的成丹率。“对了,李荣涛!”清虚子眼前一亮,他突然想起,李荣涛不仅能提供这些神奇的玻璃器皿,还对“炼丹”有着独特的见解,或许,他能看出丹方中的问题。

清虚子立刻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传讯玉简,注入一丝灵力,玉简表面瞬间亮起淡淡的白光。他对着玉简说道:“李老板,我是云岚宗的清虚子,有一事相求,还请你尽快来云岚宗丹堂一趟,事关重要。”说完,他将玉简抛向空中,玉简化作一道流光,朝着清河坊市的方向飞去。

此时的李荣涛正在灵植基地查看新一批灵植的生长情况,腰间的传讯玉简突然震动起来。他取出玉简,看到上面显示的是清虚子的名字,心中有些疑惑——清虚子作为云岚宗的资深炼丹师,向来专注于炼丹,很少主动联系他,这次如此急切,难道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李荣涛不敢耽搁,立刻交代石猛照看基地,自己则通过双穿门返回地球,再从地球的传送点前往云岚宗。半个时辰后,他便出现在了药香谷的丹堂门口。

“清虚子大师,您找我有什么事?”李荣涛走进丹堂,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失败丹药,心中已经有了猜测——看样子,清虚子是在炼丹上遇到了难题。

清虚子见到李荣涛,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上前拉住他的手,将他带到炼丹炉前:“李老板,你可算来了!我这‘聚气丹’的丹方出了问题,连续炼制十几次都失败了,你快帮我看看。”他指着桌上的丹方和失败丹药,详细地解释起来,“我按照丹方上的配比,将聚气草、灵叶和凝露按3:2:1混合,用中火加热炼制。可每次加热到半个时辰左右,炉内的药液就会分层,上层清、下层浊,无论怎么调整丹火都无法融合,导致成丹率极低,品质也不稳定。”

李荣涛接过丹方,仔细看了起来。丹方上的字迹工整,药材配比和炼制步骤都写得十分详细,甚至还标注了不同阶段丹火的变化。他虽然不懂修仙界的炼丹术,但在地球学过化学,对物质混合反应的原理有所了解。清虚子遇到的“药液分层”问题,在化学实验中很常见,通常是因为温度控制精度不足,或者缺少促进物质融合的催化剂,导致不同成分无法充分反应,最终出现分层现象。

“大师,您在炼制过程中,是如何判断丹火温度的?”李荣涛问道,目光落在炼丹炉上——修仙界的炼丹师通常是通过丹炉的颜色和烟雾来判断温度,这种方法全凭经验,误差极大,很可能导致温度波动过大,影响药液融合。

清虚子愣了一下,回答道:“我是根据丹炉的火焰颜色判断的——中火时,炉火呈橘红色,烟雾为淡白色。这是炼丹师常用的方法,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李荣涛说道,“不同药材的熔点和反应温度不同,对温度的要求非常精确。如果只是凭火焰颜色判断温度,很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温度忽高忽低,药液自然无法充分融合。另外,三种药材的成分不同,可能需要某种物质作为‘桥梁’,促进它们的融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催化剂’。”

清虚子听得一脸茫然,“催化剂”“温度误差”这些词汇他从未听过,但他知道李荣涛的想法一定有道理——之前的玻璃仪器就证明了,李荣涛的“奇特方法”能解决炼丹中的难题。“那依李老板之见,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急切地问道。

李荣涛思考了片刻,说道:“大师,我需要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回去查阅一些资料,或许能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您这里有纸笔吗?我想把药材的特性、炼制步骤和出现的问题都记下来。”

清虚子连忙取来纸笔,李荣涛一边询问清虚子三种药材的特性——聚气草性温,加热后会释放出淡绿色的汁液;灵叶性寒,含有大量的灵力分子;凝露则是液态,能溶解部分药材成分——一边详细记录,同时还画下了炼丹炉的结构和药液分层的示意图,以便回去后更准确地查找资料。

“那就麻烦李老板了!”清虚子双手抱拳,诚恳地说道,“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一定不会亏待你——云岚宗不仅会支付丰厚的报酬,还会在宗门内推广你的玻璃仪器,让所有炼丹师都使用你的产品。”

李荣涛点点头,收起记录纸:“大师放心,我会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一有消息,我就立刻通过传讯玉简通知您。”

离开云岚宗后,李荣涛立刻返回地球,径直回到自己的书房。他打开电脑,登录了几个专业的化学论坛和医药论坛——这些论坛上聚集了大量的化学专家和医药研发人员,或许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