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仙界当倒爷 > 第九章:双穿门的秘密与修炼伊始

有了石猛的保护,李荣涛在清河坊市的生意做得越来越顺利。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他每天都会带着大量的地球商品穿越到修仙界,卖给修士们,赚取丰厚的灵石。同时,他也会收购一些修仙界的资源,比如凝水符、低阶丹药、灵草等等,运回地球出售或者自己使用。

这天傍晚,李荣涛刚把最后一批商品卖完,赚了足足一千两百块下品灵石。他和石猛一起回到租住的小院,石猛去收拾院子,他则坐在房间里,开始清点今天的收获。看着储物袋里满满当当的下品灵石,他心里美滋滋的,盘算着明天要采购哪些新商品。

突然,他想起了双穿门。自从绑定双穿门以来,他只知道双穿门能在地球和修仙界之间传送,有携带重量和冷却时间的限制,却不知道双穿门还有没有其他秘密。他集中精神,尝试着和双穿门建立联系。很快,一段信息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双穿门:当前等级1,宿主李荣涛,绑定灵魂,不可解绑。功能:地球—清河修仙界定点传送。限制:携带上限10kg,冷却时间24小时,每次传送消耗精神力50点(当前精神力120点,恢复速度10点/小时)。可升级,升级条件:注入100块下品灵石能量或宿主修为突破至炼气后期。升级后效果:携带上限提升至20kg,冷却时间缩短至12小时,精神力消耗减少20%。”

李荣涛瞪大了眼睛,原来双穿门还能升级!而且升级条件很简单,要么注入100块下品灵石,要么修为突破到炼气后期。他现在有一千两百块下品灵石,拿出100块升级双穿门绰绰有余。而且升级后的好处很多,携带上限翻倍,冷却时间减半,精神力消耗也减少,这对他的跨位面生意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没有犹豫,从储物袋里拿出100块下品灵石,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集中精神,按照脑海里的提示,将灵力注入双穿门中。很快,他手上的蓝色印记发出一阵耀眼的蓝光,桌子上的100块下品灵石也开始发出莹白的光芒,灵石中的能量被源源不断地吸入蓝色印记中。

随着能量的注入,蓝色印记的光芒越来越亮,甚至照亮了整个房间。李荣涛能清晰地感觉到,双穿门的能量在不断增强,之前那种使用后的疲惫感也减轻了不少。过了大概十分钟,100块下品灵石的能量被吸收殆尽,变成了一堆灰白色的粉末。

蓝色印记的光芒渐渐散去,李荣涛再次查看双穿门的信息:

“双穿门:当前等级2,宿主李荣涛,绑定灵魂,不可解绑。功能:地球—清河修仙界定点传送。限制:携带上限20kg,冷却时间12小时,每次传送消耗精神力40点(当前精神力80点,恢复速度10点/小时)。可升级,升级条件:注入500块下品灵石能量或宿主修为突破至筑基期。”

“太好了!”李荣涛兴奋地叫了起来,升级后的双穿门果然给力,携带上限从10kg变成了20kg,以后每次能携带更多的商品;冷却时间从24小时缩短到12小时,每天能多穿越一次,效率大大提高;精神力消耗也从50点减少到40点,让他能更轻松地使用双穿门。

升级完双穿门,李荣涛又想起了修炼的事情。他之前买了一本《基础引气诀》,但因为地球灵气稀薄,一直没有好好修炼。现在他在修仙界,灵气比地球浓郁无数倍,正是修炼的好时机。

他关好房门,盘腿坐在床上,按照《基础引气诀》的记载,开始调整呼吸。他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再慢慢地呼气,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他集中精神,尝试着感应周围的灵气。

修仙界的灵气果然非常充沛,他很快就感应到了周围的灵气——像无数细小的光点,漂浮在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清凉感。他按照功法上的方法,引导着这些灵气缓缓地流入体内。灵气进入体内后,沿着经脉缓缓运转,最后流入丹田之中,转化为一丝丝微弱的灵力。

李荣涛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中的灵力在不断积累,虽然很缓慢,但确实在增加。他就这样一直修炼着,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小时。当他睁开眼睛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他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丹田中的灵力也比之前浓郁了不少。

“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突破到炼气中期了。”李荣涛心里想。

不过,他也意识到,修炼不仅仅需要灵气,还需要大量的资源。比如丹药、灵石等等,这些都能加快修炼的速度。他现在虽然有不少灵石,但大部分都要用来采购商品,投入到修炼中的灵石并不多。他决定以后要多收购一些低阶丹药,比如聚气丹、炼气丹等等,用来辅助自己修炼。

就在这时,石猛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裹。他看到李荣涛,笑着说:“老板,我刚才出去打听消息,听说坊市明天会有一个小型的拍卖会,会上会拍卖一些低阶的丹药和功法,还有一些灵草和妖兽材料。我们要不要去看看?说不定能拍到一些对修炼有帮助的东西。”

李荣涛眼前一亮:“拍卖会?好啊!我们明天一定要去看看,要是能拍到聚气丹之类的丹药,对我的修炼肯定有很大帮助。”

石猛点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个拍卖会是坊市的几个大商家联合举办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东西都很实用,适合我们这种低阶修士。明天早上九点开始,我们早点过去,占个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