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未明女律官 > 第九十章:以卵击石

回到讲律院,沈蕙笙仍觉心神未定。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一是太后的气势如山,她一时被压得仍难平复;二是这座繁华帝都,也渐渐在她面前显露出深不可测的阴影。

太后心思深沉如海,她完全猜不透。

她不知道,自己那一番言语,太后是否真的听进去了?是否会命人去查那本簿册、那道毒方?

还是说,太后早已听出她的弦外之音,却装作不知。

更莫提阿棠命案,太后连只字都未问。

那张被井水泡得发白的脸,如今仍在沈蕙笙脑海里浮沉不去,像是一双看不见的手,揪着她的心,让她无法喘息。

夜已经很深了,皇城的方向仍灯火通明,万盏宫灯连成星河,辉煌得几乎要照亮半边天;而讲律院仅有几盏孤灯散着温黄的光,照在青石地面上,像是点点余烬。

沈蕙笙行走在这静与光的夹缝间,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

她心事重重地走到自己房门前,刚抬手要推门,忽听背后有人唤她:“沈律席——”

沈蕙笙回头,只见门吏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封信:“有您的信,今日一日没见着您,知讲席入宫了,这么晚才回来呀?”

“嗯。”沈蕙笙接过信,点头致谢:“多谢。”

“不敢当不敢当,讲席贵人事多,连夜都未歇。”那门吏说罢笑着摆手,转身消失在回廊尽头。

沈蕙笙低头去看手中那信。

信纸素白,带着旅途的皱痕与丝丝缕缕茶香,似乎是在寄信前,他仍习惯性地将信放在案旁茶炉边烘干,那股淡淡的香气,穿越千里风雪,至今未散。

她嘴角不禁轻轻一弯,快步推门入内,将灯芯拨亮。

屋内烛火一跳,淡金的光影在案上摇曳,炉火虽未燃起,她那被风雪冻透的指尖,却已在这一瞬渐渐回暖。

她坐下,拆开信封,墨香扑面而来,字迹沉稳俊逸,正是那人的笔迹。

「江南一别,转瞬已月余。来书皆阅,幸得汝安。

你见信时,京中气候应已入寒,夜长霜重,记得添衣。

先前所言几案,近得些理绪,吾已复检旧卷,增录其旁注,终不舍也。

此间诸事无恙,惟药铺旧人遣散多矣,亦是世事无常。

愿汝平安,万事安稳。」

沈蕙笙目光在纸上停了很久。

片刻后,她抿唇,露出极浅的一丝笑意,又极轻地将信折好,放入案头竹匣。

烛火映在她的侧脸上,映出一点柔光,也映出那种只有在深夜才有的孤独——

窗外风起,烛影微晃,她垂下眼帘,默默阖上竹匣。

她记得,简知衡说的那几个案子,是她与他在藏卷阁整理旧卷时,发现的几桩旧案遗疑。

那一摞摞卷宗像被岁月掩埋的尸骨,一触皆灰;他抬手拂尘,神情比平日更静。

她问他:“这些早该封了吧?”

他却摇头:“封得住纸,封不住理。”

那时,他将这些疑案一一抄录下来,她在一旁细细研墨,见得墨香一点点晕开,如旧时光回转。

——没想到,他竟至今仍在追理不止,从未放弃。

那样的执着,让她想起自己方才在乾宁宫的踟蹰——

他还在坚持,她又怎能因一声“知道了”就此止步?

沈蕙笙指尖在案上轻轻摩挲,思绪一点点浮起。

御医署的簿册、那道药方、阿棠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