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党校宿舍,周卫国握着钢笔的手悬在纸面,眉头拧成了川字。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书桌上摊着厚厚的稿纸,台灯的光晕聚焦在“稀土球墨铸铁量产工艺方案”的标题上。
想到高层即将引斯贝发动机技术,这让周卫国清晰地意识到事情的额紧迫性。
虽然他也知道,引进斯贝发动机技术对国内的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并非一点帮助也没有,但是相比于3.6亿元的巨额资金投入,那点帮助就显得太鸡肋了。
之前受制于人,国家没得选。
但现在他来了,情况就不一样了,国家和军方有无数种选择。
只不过,他现在人微言轻,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不会有人在意的,甚至于他都接触不到项目相关的人。
所以,他只能从次一级的工业发动机、民用发动机以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学入手了。
而稀土球墨铸铁这种材料,是制造发动机的曲轴、凸轮轴、齿轮等关键零部件的关键材料,如果他能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必然会受到相关单位、部门的注意,说不定就能参与就在这个计划中。
如果能成功阻止双方的采购计划,那固然好,改变不了那就尽快帮助国家消化吸收斯贝的技术,尽早实现航空发动机国产化。
只是当他准备撰写稀土球墨铸铁量产方案时,却愣住了,刚才就想着自己知道量产工艺,却忘了稀土球墨铸铁量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难题。
它不仅仅是对稀土本身的掌控,更是对整个冶金流程——从“料”、“法”、“机”到“环”和“测”全方位的精确、稳定和重复性的极致追求。
以鹿钢的技术储备倒也不是做不到,但很难,难点在于如何稳定、一致、低成本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首先是最核心、最动态的工艺控制难点,这是量产过程中最棘手、最需要经验的环节,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质量。
包括“窗口期”极窄的球化与孕育处理,还有对铁水成分的精确控制、稀土元素的精准投料、干扰元素的控制等等。
其次是材料与装备难点,眼下国内的生铁和废钢来源复杂,成分波动大,特别是硫含量和反球化元素含量难以保证,这给后续的球化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最重要的是包括鹿钢在内的各个钢铁厂工艺装备落后,就拿熔炼设备来说,普遍使用冲天炉熔炼,其缺点是温度控制不精确、成分波动大、硫含量通常较高。
而他知道的量产工艺却相对先进一些,很多设备都不能凑合,所以周卫国意识到,想要实现稀土球墨铸铁量产,必须先把部分设备搞出来。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知道这事儿麻烦了。
虽然那些设备他大多会设计,但研制和测试却都需要时间,等他做出来的时候,怕是双方的合同早就签订完了。
不行,必须得想个办法。
突然周卫国想到自己的那几个恩师全都在身边,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让他们帮自己完善方案。
等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也可以借此机会将他们重新拉回相关部门的视野。
想到这里,周卫国便不再犹豫,稳稳的在稿纸上写下第一行正文...
...........
塞北省工业大学.家属院儿!
周卫国忙着撰写方案的同一时间,罗承刚也急匆匆的回到了位于工大家属院儿的家。
推开门的时候,妻子钟秀丽正和继女正在客厅闲聊,也不知道说到了什么,总之两人的脸上都满是笑容。
听到门口的动静,钟秀丽抬头看去。
发现是罗承刚回来了,当即惊讶地问道:“你不是去党校报道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说着钟秀丽从沙发上起来,然后拿起杯子去给他倒水。
罗承刚接过水杯一饮而尽,然后看着自家女人说道:“秀丽,问你一件事儿,季开源有没有一个叫周卫国的弟子?”
钟秀丽的手猛地一顿,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之前肯定没有,他在大学教书的时候虽然有不少弟子,但我大多知道,绝对没有这个周卫国。”
“难道是他后来收的?”罗承刚皱眉道。
“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钟秀丽追问,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期待。
罗承刚走到沙发旁坐了下来,然后说道:“我今天在省党校食堂遇到一个年轻人,被他好一顿怼,事后他说自己是季开源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