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国重工1975 > 第六十六章:沈南意的关心!

夜深人静,黄石崖村沉浸在沉沉的睡梦中,只有周家西屋的煤油灯还亮着。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昏黄的灯光透过窗纸,在院子里投下一块小小的光斑,照亮了窗台下那丛打蔫的狗尾巴草。

周卫国伏在炕桌上,笔尖在粗糙的稿纸上飞快地移动,发出 “沙沙” 的轻响。

炕桌的一角堆着一叠写满文字的信纸,还有不少画好的图纸。

此时,煤油灯的灯芯结了个灯花。

周卫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用针轻轻挑了挑灯芯儿,灯光瞬间亮了几分,照亮了稿纸上 “转龙窑建造步骤” 几个工整的大字。

既然村里决定要搞砖瓦厂,他就得把建造转龙窑和烧制内燃砖的技术详细写出来。

好在这些知识像刻在他脑子里一样清晰,转龙窑的拱顶弧度、燃烧室的布局、内燃砖的原料配比周卫国都了然于胸。

“呼…”

周卫国停下笔,长长地舒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就在这时,房门被人轻轻推开,木质门轴发出一阵 “吱呀” 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周卫国猛地抬头,只见大哥周卫平穿着件洗得发黄的二股筋背心站在门口,身影被灯光拉得老长。

“还没睡呢?” 周卫平走进来,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

“嗯,把这些技术要点写下来,接下来要用。”

接着周卫国反问道:“大哥,这么晚了,你咋还没睡?”

周卫平在炕沿上坐下,拿起一张图纸翻看着,嘴里啧啧称奇:“你这脑子咋长的,这图就跟书上印的一样?”

“呵呵,这也没啥,大哥你要是上过高中你也会!”周卫国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事实上这年头的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教的知识都很浅,而且不管老师同学的心思也都不在学习上,上学和混日子其实也差不多。

周卫平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周卫国欲言又止,像是有什么话难以启齿,只有手指下意识的在图纸上反复摩挲着。

周卫国看出他有心事,放下笔问道:“大哥,有啥事儿就说吧,跟我还有啥不好开口的?”

周卫平深吸一口气,终于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担忧的说道:“老六,我知道你想为村里办好事,可你去筹那么多钱呢?”

“再说了,万一…… 万一砖瓦厂的营生搞砸了,这钱咱村还不上咋办?”

这些话像块石头,压在周卫平心里一个晚上了。

之前在会上他没好意思说,怕扫了大家的兴,可夜深人静的时候,那点担忧就像野草一样疯长。

村里本来就穷,要是再背上这么大一笔债,乡亲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同时他也更担心这些债务最后会转嫁到自家六弟身上。

周卫国看着大哥紧锁的眉头,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大哥此时的担心,大哥这是既想为村里办点实事儿,让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一些,但又怕连累自己。

“大哥,钱的事儿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随后周卫国的语气笃定地说道:“至于赔钱,你就更不需要担心了,这事儿我有信心。”

眼下内燃砖的技术刚在少数地区兴起,还不成熟,大部分地区搞的还是普通烧结砖。

直到 1978 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内燃砖》一书,才算把这技术彻底总结透了,到时候才能在全国推广。

当他们的内燃砖上市后,对标普通烧结砖,那就是降维打击,优势不是一般的大。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政策全面转向经济建设,用不了几年全国都会兴起建房子的热潮,砖瓦根本就不够用,那还能卖不出去。

看着自家六弟一脸自信的模样,周卫平微微有些发愣。

他虽然不太懂什么技术推广,但他信自家六弟从来说话算话,既然他这么有把握,肯定错不了。

“那…那钱的事儿…”

“钱的事儿你就别管了,你只要组织好社员和知青,把砖瓦厂建起来,把砖烧好就行,其他的,交给我。”周卫国道。

“行...那你也早点睡,别熬的太晚!”周卫平道。

“好...”

送走大哥,周卫国重新坐回炕桌前,却没了动笔的心思。

刚才跟大哥说得轻松,可那五千块钱的启动资金,他还没有想好去哪里筹集。

眼下唯一的指望就是县里那笔技术转让的奖金,可奖金什么时候发,有没有五千块钱,这都是未知数,他不能把宝全压在这上面。

周卫国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窗外的月光上,脑子里飞速运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