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六零:从废品站走出的军工大佬 > 第九十三章 地底下藏的不是图纸,是命

天色未明,凌晨五点的厂区死寂得像一口深井,连风都仿佛凝固在了冰冷的钢铁森林之间。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我从宿舍出来,每走一步,鞋垫下那枚冰凉的钥匙都用力硌着我的脚心,那不是普通的钥匙,那是小库房的命门,也是我们所有计划的基石。

昨夜的辗转反侧没能让我看清那个蓝布帽的脸,他的身影就像一块模糊的色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但有一点我无比确定:能轻易干预厂办会议,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往巡检名单里塞人,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工人能有的能量。

他背后,是一张看不见的大网。

我没有走大路,而是绕到锻压车间的后墙根。

这里堆着小山似的煤渣,散发着潮湿的尘土味。

我蹲下身,双手像刨地的野狗一样扒开煤渣,很快,半截锈迹斑斑的排水管口露了出来。

这是建厂时遗留的废弃检修通道,老旧的图纸上都没有标注,除了当年参与基建的几个老师傅,再无人知晓。

我将沉重的工具箱用力塞进管道深处,又仔细地用碎石和煤渣将洞口伪装好,心中默念:这里不是终点,而是为我们这颗火种准备的保险柜。

里面的每一件工具,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量身定制,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上午九点整,高跟鞋敲击水泥地的清脆声由远及近,苏晚晴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技术科档案室的门口。

她怀里抱着一摞厚重泛黄的《电力系统设计手册》,脸上是公式化的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

她没有说话,只是在与我擦肩而过时,眼角飞快地向我眨了一下——这是我们约好的暗号,行动顺利。

她昨晚熬了个通宵,将我们费尽心机搞到的原始配电图,重新绘制成了三套看似截然不同的拓扑图。

每一张图上,所有敏感的设备名称和关键参数都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只有我们才懂的设备代号和颜色编码。

外人眼里,这不过是几张杂乱无章的维修草稿。

我们趁着档案管理员去打印文件的空当,迅速将这三张图纸夹进了一本厚厚的《全厂锅炉检修台账》里。

最后,苏晚晴拿出一小块蜡,仔细地将台账的封面接缝处封死。

一个微小但清晰的标记。

“李卫东找了个烧锅炉的老哥,信得过,愿意帮忙看管这本台账。”她声音压得极低,气息拂过我的耳畔。

我重重点头,目光坚定:“只要图纸、工具和人员不在一个屋檐下,就算有人拔掉一颗钉子,也掀不了我们的房顶。”

中午,喧闹的饭堂里,赵卫东端着窝头和咸菜,故意挤到了电气组那几位资格最老的老师傅中间。

他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唉声叹气,脸上写满了愁苦:“几位师傅,听说了吗?上面好像要搞什么‘稳压试点’,点名要咱们这几条老线路。我听说,到时候可能要重新考试上岗,考不过的……”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话音刚落,果然有人上了钩。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师傅“砰”地放下筷子,冷哼一声:“考什么试?什么狗屁试点!咱们这电网什么德行自己不清楚?电压跟抽风一样,能撑住不大面积跳闸就谢天谢地了!”

旁边另一人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嘲讽:“还不是那些喝过几年墨水的年轻人想出风头,拿咱们厂几千万的设备当赌注!嘴上说的是技术革新,心里想的都是自己的功劳簿!”

赵卫东立刻装出吓破了胆的样子,缩了缩脖子:“可不是嘛!这要是真把变压器给干炸了,别说他一个技术员,就是厂长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他将这些原汁原味的话带回来时,我和苏晚晴在角落里对视了一眼。

彼此的眼神里都多了一丝凝重。

敌人比我们想象的更棘手,这已经不只是个别人为了私利阻挠,而是整个盘根错节的旧体系,在面对变革时,出于恐惧和自保而产生的本能排斥。

他们是一个整体,而我们,是试图撕开这块铁板的孤军。

下午三点,还没等我们消化完这个消息,李卫东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额头上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

“坏了!”他声音都变了调,“变电所的值班表被换了!今天晚上,本该是我们电气组的老张值守,现在临时通知,换成了厂部直属的夜班组!”

我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