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八时三十分整。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东北大学“汉钦楼”礼堂,穹顶华灯尽数点亮,将内部映照得如同白昼。
金色的光芒洒在深红色的帷幕和每一张凝神屏息的面孔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实质的、混合着历史尘埃与未来希冀的庄严感。
主持人顾维钧稳步走向主席台正中的演讲席。
他身着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稳如水,面向台下济济一堂的全国精英,以及二楼那些紧握相机、严阵以待的国际观察员,以清晰洪亮的嗓音,兼用中英文宣告:
“诸位代表,各位来宾!国民救国会议开幕典礼,现在开始!”
“请全体起立,奏《救国进行曲》,升旗帜!”
话音落下,早已肃立在舞台一侧的东北边防军军乐团,奏响了雄壮昂扬的《救国进行曲》。
旋律如江河奔腾,充满了不屈的力量与新生的希望,迥异于旧式典礼的靡靡之音或单纯杀伐之气的军乐。
全场代表,无论年迈耆宿还是青年才俊,齐刷刷起身。
目光聚焦于主席台后方正中央缓缓升起的旗帜——依旧是那面为人熟知的青白旗。
但在旗杆顶端,一同升起的还有此次会议的会旗:青白底上,金色的禾穗与齿轮环绕着“救国”二字,象征着各界华夏儿女共同托举的救亡使命。
这一刻,无声的誓言在每个人心中回荡。
于右任虬髯微颤,林森闭目似在追忆,蔡鹤卿目光灼灼,各军方代表挺直了胸膛,工商巨子们神色肃然,海外侨领眼含热泪……
就连二楼记者席上的各国观察员和记者,也下意识地放下了笔,被这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
礼毕,顾维钧以简练得体的语言,逐一介绍了主席台上就座的成员。
当念到张汉钦的名字时,台下再次爆发出远比之前更热烈、更持久的掌声与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顾维钧不得不稍作停顿,等待这由衷的敬意自然平息。
他深知,介绍环节仅是流程,真正的核心即将到来。
————————————
八时五十分,致开幕词。
顾维钧声音庄重:“下面,有请辛亥元勋、前主席谭延闿先生,为大会致开幕词!”
谭延闿虽年事已高,但步履依旧稳健。
他走到演讲席前,并未立即开口,而是用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那目光中承载着自鸦片战争、甲午、辛亥直至今日的沉重历史。
“同胞们,同志们,”
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历经沧桑后的千钧之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今日我等齐聚奉天,非为党派之私,非为地域之利,实因国家已到存亡绝续之关头,民族面临前所未有之危难!”
他回顾了近代以来的屈辱,痛斥了当前南京当局的倒行逆施、对外妥协对内镇压,言辞恳切而沉痛。
“分裂,只会亡国!妥协,唯有死路!”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次会议,唯一之宗旨,便是‘团结救国’!
摒弃一切歧见,凝聚全国之力,共御外侮,再造河山!”
最后,他高举手臂,用尽全身力气宣告:
“我宣布,国民救国会议,正式——开幕!”
“哗——!”
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谭延闿的开幕词,以其崇高的资历和斩钉截铁的态度,为大会定下了“求同存异,一致对外”的最高基调,彻底堵死了任何可能的内耗和杂音。
————————————
九时十分,历史性的一刻到来。
顾维钧的声音因蕴含的激动而略显不同:
“下面,请大会主席团临时主席、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汉钦将军,发表演讲,阐述大会纲领——《振华大纲》!”
刹那间,整个礼堂陷入了极致的寂静,仿佛连呼吸都停止了。
所有目光,如同百川归海,聚焦于那个从主席台中央站起身的年轻身影。
张汉钦脱下军帽,递给一旁的副官,露出棱角分明的面庞和锐利如鹰的眼神。
他身着合体的上将戎装,肩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闪烁,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鼓点上。
他走到演讲席前,没有立即开口,而是立正,向台上的元老、向台下的代表、向无形的国魂,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动作干净利落,威严尽显。
礼毕,他双手扶住讲台,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力量。
“诸位前辈,诸位同仁,全国四万万同胞们!”
他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刚才,组庵公宣布会议开幕,所言至极!
国家命运,在此一举!
汉钦今日,不再赘言危局之惨痛,因我等皆身在其中,感同身受!”
“今日,汉钦要讲的,是出路!是方法!
是我等即将共同践行的誓言与纲领——《振华大纲》!”
“何为‘振华’?”
他略微停顿,让问题在空气中回荡,
“振者,奋起也,复兴也!
华者,我华夏文明之血脉,我神州大地之山河也!
此大纲,非为一党一派之私谋,乃是为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与发展,立下的根本大计!”
“首先,汉钦代表华夏四万万同胞,再次向全国、向世界立下铁血誓言!”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握拳轻击讲台,发出沉闷而坚定的响声。
“华夏山河,寸土不让!抗日救国,绝无妥协!”
“自辽东至南海,自东海至昆仑,凡我祖先血脉所系之地,凡我同胞生息之所,皆为我中国之神圣领土!
任何外敌,若敢觊觎半步,必遭我全民抗战之铁拳,迎头痛击,直至其粉身碎骨,永绝后患!”
台下,于学忠等将领拳头紧握,眼中燃烧着战意;许多代表激动得浑身颤抖,这句誓言说出了他们憋闷已久的心声!
“然,仅有誓言,不足以驱强虏;仅有热血,不足以筑强国!”
张汉钦话锋一转,从激昂归于理性的磅礴,
“故,《振华大纲》之核心,在于确立四大支柱,系统推进复兴大业!”
“第一柱——政治支柱:破旧立新,凝聚共识。
政治之要,首在革除弊政,凝聚最大共识。
当前南京当局,对外丧权辱国,对内专制独裁,已彻底丧失领导全国之资格与道义基础!”